返回
2011-09-24

南方都市报 黄璐 《世界的爵士涌来深圳邀你的耳朵跳舞》

梦想着去蒙特利尔、海牙或者其它海外城市观看、体验爵士音乐节的人们,可以把眼光收回深圳。明天起至10月15日,来自美国、荷兰、丹麦、瑞士、法国、英国、德国、挪威、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中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21支优秀乐队近百位音乐人,将齐聚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的B10艺术空间,带来第一届OCT-LOFT国际爵士音乐节。这场为期12天的音乐聚会召唤来了被誉为“拉丁音乐界奥斯卡”的拉丁格莱美奖得主EddieGom ez以及Rusconi、Gatecrash、M ichelBiscegliaTrio等一批横扫国际爵士乐诸多大奖的爵士新贵——在深圳,就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南方城市,首次与世界顶尖的爵士乐离得这么近。据南都记者了解,这次音乐节也是南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爵士音乐节。(南方都市
事实上,这不仅是一场音乐层面上的聚会,更是一种音乐节策划模式的本地化探索。音乐节没有选择酒吧、音乐厅、户外,而是选择了一个中性的艺术空间;它摒弃了3天大节庆的气派做法,而是12天内让爵士乐在慢慢流淌,浸入骨髓与血脉;它不仅是音乐,更与艺术空间、设计、影视等多方位地进行跨界合作;它接受商业的赞助却保持着严谨的策划人制度,捍卫策划人的审美与情趣……当音乐节从策划、执行到最终的呈现都打破原有体制的传统束缚,开始与国际接轨,这才是深圳第一届国际爵士音乐节最高段位的与世界接轨,也更会根植于城市文化生态之中,培育更健康的城市音乐、文化土壤。

21支表演乐队,交糅传统与现代,呈现爵士多元形态

爵士乐是什么?如果想从这个音乐节上找到一个僵化的、固定的解释,那么,你可能会失望而回。因为,你会发现,这21支表演乐队在不停地突破刚刚形成的定义,一次又一次地引你走进一个不定性却斑斓驳杂的音乐“陷阱”。

“爵士乐永远都是开放包容而且自由的,它可以是摩登剧院聚光灯下的主角,亦能野生于酒馆和街头;它跨越了肤色种族和国家,从最早新奥尔良黑人兄弟的管乐团,发展到现在世界上任何角落都有人在演奏的音乐形式;它尊重传统,但是毫不因循守旧。”在此次音乐节的特制护照上,策展人的话如是说。

这就是爵士乐。“爵士乐的概念应该被泛化,它不仅代表一个风格,更是开放、自由的精神。它不仅限于是在密西西比、在奥尔良那种爵士俱乐部中的伴奏式的,更是任何国家都有的。但每个国家的解读与定义都不同。爵士不是一个僵化的概念,很多国外的音乐节由传统爵士、当代爵士、摇滚、噪音音乐构成,是最开放的音乐节。”此次音乐节策划人阿飞说。

也正是在这样的策划理念下,所以,在演出阵容中,不但有被誉为“拉丁音乐界奥斯卡”的拉丁格莱美奖得主,被《时代周刊》誉为“他的琴弦上拥有了全世界”的传奇低音大提琴手EddieG om ez,更有来自欧洲的R usconi、G atecrash、M ichel BiscegliaT rio、Logic、Sim inT ander、InT heC ountry等爵士新贵,他们在传承传统爵士乐,沿袭多年之后,寻找突破,是当代爵士乐坛中最生猛最鲜活的中坚力量。

除了关注主流爵士乐坛,本次音乐节更是秉承“世界的爵士”这一理念,邀请了令人惊喜的第三世界爵士乐团的加盟,包括来自古巴的顶级民族爵士乐团E studiantinaE nsem ble,来自巴西的接触鼓手A lexandreC unha,多国音乐家组成的非洲爵士融合乐团Mdungu,立陶宛著名的爵士摇滚乐团D ainiusPulauskasG roup,以及来自中国新疆的哈萨克前卫摇滚乐队IZ.他们的出现,让许多传统爵士乐迷大跌眼镜的同时,更是凸显了爵士乐的开放气质———没有种族之分,没有国度之别,传统与现代、爵士与民族的碰撞与相互包容正谙深圳城市的先锋特性。

把音乐节当展览,艺术空间成音乐演奏新宠

爵士音乐节在深圳并非首次。据策划人滕斐介绍,早在4年前就开始在深圳策划爵士音乐节,当时的地点是在根据地。而此后,一渡堂、东部华侨城都先后举行过爵士音乐节。但此次,没有选择在音乐厅、酒吧、商场或者是户外街头,而是选择了在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的B10空间内,实属创新。这不仅是华侨城创意园区内的首次音乐节,更是将音乐表演空间选择的思路拓宽。

“多年以来,我们策划过大量的音乐活动,户外音乐节、音乐厅、酒吧、商场、集市……它们在各色各样的场所中都发生过;但是我们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有一天能够将音乐放置在纯粹的艺术空间里来表现:它们没有特别功利的商业目的,音乐家不再是取悦受众的表演者,更不是前呼后拥的大明星,他们得到极大的尊重,可以完全释放自己的艺术能量;观众们也得到很好的关照和爱护,他们能够方便快捷实惠地欣赏到世界顶级音乐家的表演。”在策展人的话中,阿飞、滕斐如是说。
可以想象,在一个原本是做展览的loft空间之内,充满着厂房的工业感,干脆利落。台上走的是极简风格的舞台装饰,只有最好的灯光、音响以及热力四射的音乐人,顶棚上挂着几匹原生态的布料,装饰作用其次,更主要的是隔音。台下没有舒适的沙发,只有几百张凳子,在空间的一个角落,有少许的酒在供应——以满足中国人对爵士乐的小资想象。记得爵士音乐家黄勇曾这样描述过爵士在中国人的心理想象,“喝着红酒和咖啡,晒着那一米或三米的阳光,旁边有只慵懒的猫。”这种心理想象可能有过于装文青,但却是也生动地表达出一种观念——精英的音乐并不代表需要奢华辉煌的装饰,也不代表需要正襟危坐的严谨,一种自然、舒适的欣赏状态才是对爵士乐最佳的聆听。

事实上,环境之于爵士乐相当重要“爵士音乐家反对僵化的表演,崇尚自由发挥。观众可以感觉到他们在交流。乐器之间、乐手之间相互碰撞,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擦出火光。他们需要在固定的结构中即兴,而这时,与观众交互的感觉很重要,他们可以在或沉闷或激情的情绪环境中重新建构灵感。”滕斐说“爵士乐人就是当代艺术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音乐符号。在不同的演奏环境、不同的人群中,都会有自主性与个性的勃发。这就像当代艺术作品一样,讲究作品与外界环境发生关联,与外界交流,产生对话。”

而对于这个中性的厂房空间内,阿飞认为,越先锋、越艺术的东西放置在草根的空间内,越容易产生碰撞。“这就是一个展览,是音乐,又是图像。不在酒吧等商业场所,是因为不想做成被消费的爵士乐,过大,太嘈杂,不容易听到细节,下面站着2000人,那就是摇滚了。爵士就是音乐小剧场的感觉,独立发声。此外,每个人听到爵士投射的审美都不一样,我们不强调一定要如音乐厅般严谨,可以走可以站,这里是自由自如的。”

以音乐的名义,进行设计、影视多门类的跨界实践

这次音乐节不仅是一次空间与音乐的创意实践,同样也是一次设计艺术与音乐的跨界实践。从华侨城创意园区的恩平街入口就可以看到,“第一届O C T -LO FT国际爵士音乐节”的视觉形象在不断地变化着出现。

那是极其简洁的三角形、圆形,但就是在不停地滚动、重组,呈现出万千变化的姿态来。仔细一看,在三角形之间竟然隐藏着“O C T -L O FT”、“JA ZZ”的英文字母。滕斐充满童趣地说,这就是“七巧板”。(南方都市报
这“七巧板”的创意来自设计师黄扬。“爵士音乐就是开放、包容,代表着不稳定性与灵活性。三角形可以最稳定,组合起来却充满着不稳定,这种几何特征与爵士音乐之美,以及与整个创意园区的工业空间环境正好呼应。这是一种抽象的美感。而且,此次音乐节不是传统的爵士乐,而是先锋的音乐、融合当代艺术、O CT- LO FT艺术空间的一个综合体,这决定了视觉元素的属性。”黄扬说。

不仅如此,设计师魏籽也参与到此次音乐节的视觉创作中,与黄扬的理性、抽象不同,她将B 10空间演绎成一个手风琴,正切音乐节独特的空间特质,充满着女性设计师的感性与直观视觉之美。魏籽的插画元素也被运用到黄扬的海报中去,相互融合。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让整个视觉创作正暗合爵士乐本身开放且包容的姿态。

如果仅仅是海报,绝对算不上跨界。整个设计从海报开始,到音乐节护照、图章、纪念T恤都充分体现了设计理念。特别是音乐节护照,以护照为样本设计而成的门票虽在世博会等活动中曾经有运用,但在深圳音乐节仍属首创。这不仅节省了印刷门票的成本,避免节后门票随便乱扔造成的浪费与环境污染,更低碳的同时,更是将囊括所有参加乐队的资料,充满着收藏价值。

据滕斐透露,爵士音乐节演出期间也会有纪录片导演,或会由此创作一部纪录片。可惜的是,由于时间紧迫,原本邀请德国建筑师进行音乐节整体空间设计的计划只能搁浅。“我们考虑在第二届爵士音乐节时,能够邀请更多音乐家、设计师、艺术家介入,进行更深度、更广泛的跨界合作。”滕斐说。
深圳已有爵士温暖的土壤,慢慢浸润是最佳的培育方式

在深圳国际音乐节狂欢的同时,香港国际爵士音乐节、2011“爵士上海”音乐节、2011国际(长沙)爵士音乐周也竞相开花。

“香港、上海等城市,爵士音乐的土壤有丰厚的基础,他们拥有很大一帮外国听众,他们的人文基础与人口基数要多。不过,深圳的听众更饥渴,更愿意去消费,尝试新鲜的口味。”阿飞说。

正是在深圳一帮音乐人的辛苦培育之下,深圳爵士乐听众的土壤已经慢慢有了温度。据滕斐透露,4年前举办的爵士音乐节,只有乐队才来听。有些观众来了只顾着玩色子,有些还要求上台合唱。“现在则好多了,这次12天的套票也受到很多人追捧,有些是家长要带着孩子一起来的。市民们已经慢慢觉悟到,这种高水准的演出不可错过。更有从广州赶来的。”阿飞说,“21支乐队3天演完,这种模式在外界看来很辉煌,但是在这个城市中,没有人有时间与精力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认真、仔细地听完每一场。”

对此,滕斐认为,深圳需要的是持续地浸润,而不是3天之内,上万蜂拥而至的人群急火烧一把。“那么多人,那么多场演出,凑热闹的心理在作怪。人心都是浮躁的,怎么听音乐?每天只有2支乐队,听众可以好好地感受,感受灵魂与时代的脉搏。”
其实,做一场爵士乐听众有500人、1000人,甚至更多都不奇怪,但连续做十多天,这需要勇气。这种勇气来源于经过这么多年,深圳已经有了有温度、有热度的爵士乐土壤。不过,滕斐说,“深圳可交流的固定空间还是少。比较理想的状态是有5个以上的空间,这才是健康的城市文化结构。”

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滕斐、阿飞这两位策划人在表现出亢奋激情的同时,又充满着运筹帷幄的气定神闲。一直以来,困扰着深圳独立音乐策划人的资金烦恼似乎并没有在他们眉头之间透露。究竟是什么样的模式,让我们看不到这个爵士音乐节布满品牌logo的商业气息的同时,又能解决资金危机?

据滕斐透露,借助商业的平台,并不意味着会牺牲音乐节本身的艺术性。华侨城提供赞助、空间场地,雅歌企业提供灯光音响支持,Y A MA H A提供乐器支持……商业也可以做得很高段位,做得隐于无形。专业的策展人制度就是保障音乐节艺术审美的关键。“音乐节燃烧的是整个城市对音乐的激情,呈现的是城市的文化结构,更是可以窥得城市对文化所具备长远且国际化的发展视野。”滕斐说。

■演出推荐
Triod‘enbas:法国爵士乐从流行乐吸取素材
9月27日第一场20:00-21:00
这支乐队是为了探索“由下层社会而来”的。当你不自觉地全神贯注于随和而不单调、层层紧扣的乐章时,你会发现这是“为通俗品味而设的上层优雅音乐”。他们选择从流行音乐中取材,创作出带有爵士影子的音乐,把原创、即兴演奏、突如其来的幽默以及偶尔为政治议题发出怒哮等元素共冶一炉。

EricVloeim ans‘Gatecrash:荷兰爵士乐用新颖召唤内心
9月27日第二场21:30-22:30
被誉为“荷兰爵士乐大使”小号手E ricV loeim ans有着召唤人内心的本领,他从不把思路局限于某种音乐形式,而是用自己的方法去创作一种召唤内心的新形式,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总是盛满了重重的新意。

Dainius Pulauskas Group:立陶宛爵士摇滚乐团用电子与声学乐器创造特殊声效
9月28日第一场20:00-21:00
这是立陶宛炙手可热的爵士乐团,并载誉国际,被芬兰爵士乐评人R .H aapsam o称为“现代爵士的一股强劲活力”。该乐队善用电子和声学乐器创造一个动人的音乐空间以及特殊的融合效果。

RUSCONI:擅长钢琴的瑞士爵士乐团被誉为“新发现”
9月29日第二场21:30-22:30
Rusconi曾在2006年在苏黎世的Jazznojazz爵士音乐节上演奏其第二张大碟《Stop& G o》中的作品而被誉为是当年欧洲爵士音乐节中的“新发现”。他们的音乐在表现分裂和美的相互碰撞时显得和谐热情且不乏味,他们擅长钢琴,以节拍优雅、慑人的琴音而受到追捧。

Sim inTander:荷兰爵士女声新星神秘多变,且有东方之美
9月30日第一场20:00-21:00
Sim inT ander代表了欧洲爵士乐坛的新一代声音。她充满神秘,节奏多变且优美含蓄。德国及阿富汗裔的S im inT ander是组合的主音歌手,擅长以不同的语言演绎当下的歌词,有时甚至创造出她特有个性的演绎风格。S iminT ander表演力强,且非常喜欢自由即兴,还会在表演中加入些许东方元素。

马木尔和IZ乐队:中国哈萨克前卫摇滚乐队创造独一无二的音乐语言10月3日晚20:00-21:00
新疆的哈萨克族音乐家马木尔和他的IZ乐队在中国的独立音乐界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名字。他们从哈萨克民间音乐出发,又融合了当代的音乐手法,从而创造出一种独一无二的音乐语言。

EddieGom ez爵士五重奏乐团:拉丁格莱美奖得主带来超顶级的爵士乐之美
10月13日20:00-21:00
拉丁格莱美奖得主低音大提琴手EddieGom ez是这场演出的绝对大师。曾与他合作过的爵士音乐大师包括Miles Davis、Dizzy Gillespie、BillE vans、G erry Mulligan以及BennyGoodm an等。他演奏风格涵盖了爵士乐、古典、拉丁爵士、节奏蓝调、流行与当代音乐等等。

返回

新闻 /News

全屏播放播放优酷版

关注 /Attention

链接 /Link

2012 OCT-LOFT Jazz Festival Website

粤ICP备2021106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