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OCT-LOFT国际爵士音乐节 工作坊及讲座
THE 2nd OCT-LOFT INTERNATIONAL JAZZ FESTIVAL WORKSHOPS & TALKS
时间Period:2012年10月13日至10月21日 October 13th to 21st, 2012
地点Venue:华侨城创意园北区A3+ A3+, OCT-LOFT North Area
工作坊 WORKSHOPS
工作坊#1 10.16 周二15:00-17:00 Ntjam Rosie工作坊
工作坊#2 10.17 周三15:00-16:30 Butterscotch工作坊
BEATBOXING 101 with
The Original Beatmachines or Beatboxes (where the term “Beatbox” came from)
原始的手提立体声收录机或者节奏箱(这是节奏口技的由来)
BEATBOXING: The art of vocal percussion emulating drum machines and the beat box.
节奏口技:人声打击的艺术是模仿鼓机和节奏箱所发出的声音
A Little History…
Beatboxing dates back thousands of years to the simplest form of vocal percussion. In Africa they would use their body as instruments and also vocal patterns were used such as, "hup, hup, hup, hup" and "Ch Ka Ch Ch". In North India before they could learn to play the tabla they had to first be able to make the drum patterns with their mouth.
历史:节奏口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最简单的人声打击。那时的非洲人用身体作为乐器,用嘴发出声音,比如:"hup, hup, hup, hup" 和 "Ch Ka Ch Ch"。在印度北部,在他们学会用手鼓前,他们先用嘴发出敲鼓的声音。
Famous Vocal Percussionists著名的人声打击乐手
Bobby McFerrin (Don’t Worry Be Happy) 鲍比麦克菲林
Michael Winslow (Police Academy) 迈克尔温斯洛
Famous Beatboxers著名的节奏口技演奏者
Doug E Fresh
Biz Markie
Rahzel
Scratch
Kenny Muhammad
Killa Kella
Kid Beyond
Butterscotch Info 信息
www.facebook.com/Butterscotchmusic
www.youtube.com/Butterscotchmusic
www.twitter.com/TheButterscotch
BEATBOXING 101 with Butterscotch
Individual Sounds独立表演
Bass drum 低音鼓 (Bu) (Bzz)
Different snares不同的军鼓声 (Ca) (Inward Ca) (Pfff) (Perch) (ish)
Hi Hats (ti) (inward thit) (hit t-ti) 开合喳
Lip Bass口唇低音
Growl Bass 咆哮低音
Scratching 摩擦
Trumpet 小号
Sound effects 声效
Sound out beats (sample beats) 样板节拍
bu ca bu ca bu ca bu ca
bu ti ca ti bu ti ca ti bu ti ca ti
bu ti ca ti b-b-bu ca ti bu ti ca ti b-b-bu ca ti
and you can substitute the snare 同时你也可以改用军鼓的声音
Bu ti pff ti b-b-bu pff ti bu ti pff ti b-b-bu pff ti
Jazz 爵士(三连音)
Hit -ti -ti Hit -ti -ti Hit -ti –ti
Drum & Bass 鼓和贝斯
Bu ca tica bu ca tica tica bu-bu ca bu-bu ca
Bu ca tica bu ca tica tica bu-bu ca bu-bu ca
or
Bzz ca tica bu ca tica tica bu-bu ca bu-bu ca
Fills 填充
ba-da-ba-da
du-ba-da-ba du-ba-da-ba du-ba-da-ba
Beatboxing and Singing 口技声和歌唱
Hum and push air through your lips 发出嗡嗡声并通过嘴唇推动空气
If you use words start out with “B” words 如要唱歌词,你最好用B字开头的单词开始
Practicing Techniques 练习技巧
Always practice SLOW and INDIVIDUAL sounds. 开始练习时要慢慢进行,由一个个单音发声
工作坊#3 10.20 周六14:00-15:00 Blazin’ Quartet工作坊
讲座 TALKS
讲座#1 10.13(周六) 14:30-16:30
讲题 :《从老蓝调说起》
内容介绍: Blues来自美国密西西比三角洲,从南方唱到北方,从黑人唱到白人,一路唱到芝加哥唱到底特律,先与乡村音乐融合出震撼世界的摇滚乐,又传到英伦,引燃燎原大火,与大西洋彼岸美国民谣复兴相互激出层层浪花,启蒙了不只一代的聆听者。这是一则传唱百年的曲折故事,且让我们竖起耳朵,重回历史现场。
讲者:马世芳
广播人,作家,长居台北。著有散文辑《地下乡愁蓝调》、《昨日书》。合译《蓝侬回忆》,统筹编辑《台湾流行音乐百张最佳专辑》、《台湾流行音乐200最佳专辑》。曾数度担任台湾金曲奖评审,并任第二届台湾金音创作奖评审总召集人。目前在News98电台主持“音乐五四三”节目。
讲座#2 10.14 (周日) 13:00-15:00
讲题 :《一曲千滋味:欣赏爵士乐的各种姿态》
内容介绍: 听现场:与您分享“台中爵士音乐节”十年下来的精华。
听版本:同样一首歌,味道大不同。
听故事:有时候,爵士乐手自己的故事,会让音乐更有滋味。
听对决:舞台即擂台,对乐手来说,那是生死攸关的场域。
讲者:沈鸿元
爵士乐在台湾的市场不大,所以推广起来并没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快感。不过,抱持著“仅仅数人吾亦往矣”的心情做事,也挺开心。节目里介绍的是爵士乐,不料却获九十三年度广播金钟奖“最佳流行音乐节目奖”肯定。惊觉爵士乐在国内原来已如流行音乐般广受欢迎,实感欣慰。
平生最大的兴趣就是爵士乐,更希望能将爵士乐推广到台湾每个角落。因此只要有机会,天涯海角都愿意去!三大都会区自然不在话下,过去几年的爵士行脚还包括了宜兰、板桥、桃园、新竹、彰化、嘉义、台南、马祖等地方。好山、好水、好朋友与好音乐,人生夫复何求?
*台北爱乐电台FM99.7“爵士夜”节目主持兼制作人,节目曾获九十三年度广播金钟奖“最佳流行音乐节目奖”肯定。
*台北爱乐电台FM99.7“爵士大道”节目主持兼制作人
*台北县政府“水岸爵士音乐节”节目总监与主持。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台中爵士音乐节”音乐总监。
*九十二年迄今,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台中爵士音乐节”开闭幕音乐会主持。
*诚品书店“诚品讲堂”讲师。
*富邦文化基金会“富邦讲堂”讲师。
*中正文化中心“讲座宅急配”讲师。
*中正文化中心活动评议委员。
*底细爵士大乐团顾问。
*音乐文字工作者。专栏文章散见于各大音乐性网站与杂志。
讲座#3 10.14(周日)15:30-17:30
讲题 :《死亡、重生及新革命:爵士乐25年以来的发展趋势》
"Death, Rebirth & New Revolution: Trends in Jazz in the Last Quarter of a Century"
内容介绍: “我想与大家分享从我第一次接触爵士乐至今26年的经历,谈谈这段时间内爵士乐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参加过的爵士音乐节并从中窥探爵士乐的变化。此外,我还会与大家聊聊我在亚洲参加爵士音乐节的经历及爵士乐在亚洲的出现与发展。最后,我会向大家介绍All About Jazz这个网站以及中国的音乐家及爵士乐迷如何从这个网站获益。”
“The idea is to share my personal experience of jazz in the 26 years since I first came to it. I will talk about trends and changes during that time, and will talk about festivals I have attended and how they reflect changes in jazz, and I will talk about my experiences in festivals in Asia, the emerging jazz industry in Asia, and at the end I will talk about how All About Jazz can potentially benefit Chinese musicians and jazz fans.”
讲者: Ian Patterson
Ian Patterson是知名爵士乐网站All About Jazz的资深成员,致力于促进世界各地爵士乐和所有富有创意的音乐的发展。
Ian Patterson自我介绍:
1986年的尼斯爵士音乐节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到爵士乐。Miles Davis的现场演出征服了我,并使我改变。一年后,我悄悄离开贝尔法特斯,来到伦敦。此后的四年,我参加了许多现场音乐演出,从Bowie到Fairport Convention,从Fleetwood Mac到NusratFateh Ali Khan,从Roy Harper到Frank Zappa。然而,爵士乐,是我的音乐道路上的灵药。我纵横于ol’ town, 英国及欧洲大陆,只为了看见Oscar Peterson, Stan Getz, Ray Charles, John McLaughlin, Dizzy Gillespie, Art Blakey, Courtney Pine, John Scofield, Sun Ra, Etta James, Andy Sheppard, Wayne Shorter, James Blood Ulmer以及 Miles的演出。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西班牙的十年,使我像热爱弗朗明哥、红酒以及被人轻视的午睡般,用更欧洲的视角热爱着爵士乐。目前,我以东南亚为根据地,热切关注如小虎鲸般罕有的爵士乐师工作。但偶尔能发现这两样事物,所以我还是对生活抱有希望。我现在看起来并不像一名有名的印度电影演员。
Ian is dedicated to the promotion of jazz and all creative music all over the world, and to catching just a little piece of it for himself.
“The Nice jazz festival of 1986 was my first real exposure to jazz. Miles Davis' opening number blew me away and I was instantly converted. A year later I had slipped unnoticed out of Belfast and arrived in London, kneecaps intact. For the next four years I feasted on live music; from Bowie to Fairport Convention, from Fleetwood Mac to NusratFateh Ali Khan, from Roy Harper to Frank Zappa. Jazz however, was my musical drug of choice and I criss-crossed the dirty ol' town, the country, and continental Europe to see the likes of Oscar Peterson, Stan Getz, Ray Charles, John McLaughlin, Dizzy Gillespie, Art Blakey, Courtney Pine, John Scofield, Sun Ra, Etta James, Andy Sheppard, Wayne Shorter, James Blood Ulmer and of course Miles. Ten years in Mediterranean Italy and Spain gave me a more European perspective on jazz as well as a love for flamenco, red wine and the much underrated siesta. I am currently loosely based in S.E. Asia where I am keeping an eye out for jazz gigs which are almost as rare as the Irrawaddy dolphin. Both are sometimes spotted so I live in hope. I do not at present look like a famous Indian movie actor.”
Ian joined All About Jazz in 2006.
Senior Contributor
讲座#4 10.18(周四) 14:30-16:30
讲题 :《欧洲爵士的独立品牌》
内容介绍:试图从欧洲爵士乐品牌的发展演变探讨欧洲爵士乐近四十年的发展轨迹,在这过程中,也着力介绍欧洲爵士乐特别是即兴/自由爵士方面的数位标志性人物。
讲者:王昕
媒体从业者,乐迷,音乐专栏作者,音乐著述5册,爵士乐方面先后出版《爵士乐的一个世纪》、《爵士名盘300张》、《欧洲爵士素描》,家藏爵士乐唱片近5000张。
讲座#5 10.19(周五) 14:30-16:30
讲题 :《从摇摆大乐团到当代即兴:谈台湾爵士乐》
内容介绍 :爵士乐在台湾并非有系统与组织的发展,自始是受到美国大乐团摇摆爵士影响,之后有美军在五零至七零年代间长期驻台,零星带动爵士乐的聆听风气,也培养出少数爵士乐手,不过直至九零年代后,陆续有乐手远赴欧、美等国进入学院学习爵士乐后返国,才逐渐开启现场演出、录制专辑及爵士音乐节等多元爵士乐创作及聆听环境。让我们从台湾第一个爵士大乐队鼓霸乐团的演出开始,透过影像与录音作品,分享台湾爵士乐的代表作品,并介绍现今整体聆赏环境。
讲者:周昭平
周昭平,1974年生于台湾基隆,全职平面媒体工作者,现居高雄。曾任角头音乐企划、Macy Chen华语爵士专辑《75年后》文案企划、诚品书店“我的小书房”爵士音乐系列讲座主讲人,合著《乐士浮生记:欧洲爵士乐小攻略》,闲暇经营个人部落格“听爵笔记”。
讲座#6 10.19(周五)19:00-20:30
讲题:《欧洲即兴音乐的多样性比较》+ 现场表演
内容介绍 :60年代末欧洲即兴音乐的兴起是战后欧洲音乐家对文化、历史、人性反思的体现。它在激进、猛烈的同时,却也从来没有离开它与美国自由爵士乐、先锋音乐、学院音乐之间建立起来的关系。随着欧洲爵士文化的发展,爵士乐早已不再是Boogie-Woogie式的摇摆音乐,它的边缘在不断地被延展。即兴音乐的定义是相对模糊的,把即兴音乐看成是当代爵士乐的一部分也许并不十分精确,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即兴音乐与爵士乐的密切的关联。整个欧洲即兴音乐的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影响深刻,但是欧洲的几个活跃的中心如,英国、德国、荷兰、意大利、北欧产生的音乐却各不相同。他们的音乐与各自的文化历史背景紧密联系,同时造就了欧洲光华的多样性。
讲者:李铁桥+照骏园
李铁桥:自由乐手,萨克斯演奏。音乐风格涉及摇滚、爵士、实验电子、自由即兴。
1973年生于湖南,现生活工作在北京。他策划的声东击西音乐艺术项目,致力于东西方各种音乐风格之间的交流;以及音乐与其他艺术领域的跨界合作。
李铁桥早年在美好药店乐队任萨克斯手。05年到07年在挪威旅居期间开始涉及自由爵士和即兴音乐。 2009年开始给现代舞和艺术电影配乐。2011年,李铁桥开始介入实验电子创作。李铁桥参入录制的唱片有:《被侮辱的姿势》,《请给我放大一张表妹的照片》,《美之瓜9+2》《通往北方之路》,《南京现场》,《风啊,他们疯了!》。
照骏园:造型艺术家,自由即兴音乐家
1978年出生于上海
2005年与陶轶组建自由音乐乐团 “没腿的马”
2006年毕业于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
2008年毕业于德国美茵兹大学艺术学院大师班
2009年至今《艺术世界》杂志特约编辑,主持《一噸半音乐》栏目
2009年建立电子原声项目“木电质”
2009年与李牧、陶轶与徐喆建立艺术家小组“组织ZHUZHI”
2011年与殷漪共同发起“上海自由音乐大乐团”
讲座#7 10.20(周六)15:30-17:30
讲题 :《我与中国爵士三十年》
讲者:刘元
中国著名管乐手,崔健最铁的战友。将近三十年前与崔健一起走上现代音乐道路。除了摇滚乐,他也是中国爵士乐的先驱。除了演出和创作,他在北京先后开的爵士酒吧cd cafe 和东岸,也是中国爵士乐非常重要的据点,推动了爵士乐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刘元将讲述中国爵士乐野史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讲座#8 10.21(周日)14:30-16:30
讲题:《爵士乐的伪情调》
内容介绍: 爵士乐现在成为了一种腔调,无论在音乐厅里作为高雅文化的表率,还是在优衣库和宜家里作为消费的背景音乐,它都不再具备社会学价值。这是在自由爵士乐风潮之后,批评家们认为爵士乐已死的证据。它不再具备批判性,不仅不再代表黑人,甚至连美国都代表不了,它成为一种无性别,无主张的靡靡之音。包括那些极具实验性的极端先锋爵士,和那些跟各个民族音乐融合的尝试,它都是一种音乐上的,艺术上的纯操作,而不再普适地对社会价值造成某种深刻影响。就像国歌,那种绝望、那种屁股着火,孤注一掷的狂想,不会在它被唱响的任何地方复活,它跟爵士乐一样,是死掉的音乐,其价值是符号,至多,是审美,是一件用于考古和借鉴的艺术品。
但在爵士乐最好的上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里,它真正的情调可不是上述这些。它就是美国黑人的情调,基于美国黑人的历史。将爵士乐成为美国史的说法,亦基于此。以时间为序,我将这情调总结为三点。一是应付苦难的方法。二是反抗,对尊严、个体表达和公平的谋求。三是信仰,用爵士乐寻找自我之后,爵士音乐家开始寻找神,寻找音乐和自我的终极所在。
讲者:杨波
杨波,乐评人,小说家。90年代末曾创办朋克时代,自由音乐杂志。
著有小说《眼中的梁木》。
讲座主持人 HOSTS FOR TALKS
张晓舟
乐评人,作家。著有《死城漫游指南》等书。
马客
乐童音乐创始人,创办乐童网(www.musikid.com), 氧气音乐社区(www.o2music.fm);资深爵士乐迷,重度音乐感染症患者,唱片收藏爱好者;聆听摇滚乐,爵士乐超过二十載,大学时代受到[音像世界]及各位乐评大佬毒害,一发不可收拾,至今仍深陷苦海;2011年末,创办乐童音乐,踏上不归路!
庞舸(DJ ALLEN)
深圳电台飞扬971欧美音乐节目《奔放音乐人》主持人,深圳广电集团十佳主持人。2006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DJ大赛》金奖。2004年开办节目至今,全面系统介绍各种风格和时期的西方音乐。开设栏目包括《朋克时代》、《重型音乐》、《民谣巴士乡村路》等。2006年开设主题爵士栏目《蓝爵士》。
注:具体主持人对应的场次待定,请留意活动现场信息公布。
活动官方网站 Official Website:www.octloftjazz.com
官方新浪微博 Official Weibo:#OCT-LOFT国际爵士音乐节
官方豆瓣 Official Douban:www.douban.com/people/octloftjazz